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团结动员职工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建功立业
陆 玉 明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全总、省总的有关要求,回顾总结2010年全市工会工作情况,研究确定2011年工会工作任务,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十二五”建设,为实现南通“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现在,我受市总常委会委托,向全委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0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0年,全市各级工会在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履职能力为重点,以加强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深化作风建设为保证,围绕南通发展大局,突出履行维护职能,为我市实现GDP超34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600亿元,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奋力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准确定位、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了群众工作的优势和特点,得到了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职工群众的肯定和信赖。市总先后有组织建设、民主管理、保障工作、法律工作、女工工作、工会信息等方面的工作受到了全总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宣传教育、劳动保护、干部培训、工会财务、经审规范化建设等10多项工作受到了省总以及省有关部门的表彰,各类新闻媒体先后宣传报道南通工会工作780多篇次。尤其是市总推动将优秀农民工和缴纳社会保险时间较长的外来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创新举措,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专门发出通报,认为此举“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开创了农民工享受城市住房保障的先河”;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大卫专门批示:市总工会等相关部门所做的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值得表扬。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围绕中心大局,推动经济发展有新作为
各级工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的热情,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突出创新创造,进一步提升职工创业技能。全面启动创新创造劳动竞赛活动,组织百万职工开展“我为企业创新发展献一计”竞赛,十万职工职业技能大培训、大练兵,万名职工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千名职工职业技能大比武,评选百项职工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成果。海安县、启东市等相继出台了开展职工科技创新、建功立业活动的意见规划,港闸区启动了“创新创造促转型、凝心聚力稳增长”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南通市第四届职工“十佳操作法、十佳合理化建议、十佳创新成果”评比活动,共评选出30项职工优秀创新成果,有5个项目获得全省和全国表彰。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12个行业18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在全省十大职业技能比赛中勇摘四项第一。海门市举办了首届职工技能节,命名表彰了首届首席技师。
深化劳动竞赛,进一步搭建职工创业平台。大力推进“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建设新南通”主题劳动竞赛,探索建立首席员工制度,开展名师带高徒等技能帮带活动。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了崇启大桥建设、洋口港开发建设等重点工程劳动竞赛,认真组织评选了“十佳建设功臣”。市总与绵竹市总工会、南通援建指挥部联合召开了南通援建工程立功竞赛表彰大会。交通工会指导焦港船闸建设指挥部开展了“奋战180天,全力保通航”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拓展创建“工人先锋号”领域,积极联合金融、公交、国税等窗口服务行业开展创建活动,实行挂牌创建公示制度,先后评选表彰了200个市级工人先锋号。与相关部门联合启动了“生态文明与我同行”2010南通环保联合行动,组织开展了“我为节能减排献一计”征文比赛等活动。
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激发职工创业热情。全面深化“两创两争”活动,不断提升职工技术技能和文明素质。精心开展了纪念“濠滨夏夜”30周年系列活动,先后组织各类演出近50场次,现场观众达10万余人次。建设系统、大生集团开展的职工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得到广泛好评。加强“职工书屋”建设,先后建成全国和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42家,熔盛重工被表彰为全国优秀“职工书屋”示范点。崇川区创新建立了“职工书屋群”和“流动书屋”。组队参加省十七运职工部比赛,金牌数和总分均位列全省第三。评选和选树了第十三届“五一新闻奖”、第五届“职工明星艺术家”,开展了“五一宣传月”和“职工读书月”等活动,被推荐为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举办了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暨职业女性“三创”论坛。完善女职工心灵家园工程,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深化劳模“创新业、立新功”五大行动,全市推广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160余家。注重面向基层一线,突出转型升级实绩,评选产生了倪涛等15名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举办了全国劳模事迹展,组织了百名劳模免费游世博活动,做好全国千名劳模“看世博、游南通”的各项工作,全总专门发来感谢信。市教育工会组织开展的“百名劳模回看南通教育”活动影响广泛。继续推动落实劳模待遇,进一步完善了市劳模帮扶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二、完善维权机制,推动和谐稳定有新成效
各级工会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排查劳动关系的不稳定因素,部署落实维护职工权益和社会稳定的制度措施,切实增强工会维权维稳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完善创建机制,进一步提高创建实效。健全了以宣传发动、预申报、辅导、预审、抽检、正式申报、考评、公示、表彰、回访等十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体系,建立了创建预申报名单储备库,实行常态化的辅导管理,新评选出市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120家。完善创建标准,调整增加了企业转型升级、职工体面劳动、实现同工同酬等十大创建标准,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创建水平,全面推广海安县的“四率”年检制和启东市的“评估改进”行动,坚持开展定期抽查、辅导和回访,指导企业注重过程创建,进一步推动实现了企业劳动关系的持续改善与动态和谐。
完善调解机制,进一步和谐劳动关系。针对一些地方发生的劳动关系矛盾、职工群体性事件的影响,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的经验和教训,召开了全市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推进会,制定下发了《南通市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实施意见》,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的调解机制建设。健全并有效发挥工会劳动关系预警、工会与法院“诉调对接”、联合执法检查等机制的作用,依法及时的参与劳动争议调处,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保持了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的稳定。全市基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共调解劳动争议近3020件,基层以上工会通过接处职工来信、来访,成功调处劳动争议1270余件。海门市、如皋市等地通过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工作站和劳资纠纷调处工作站,进一步增强了工会的维权服务功能。
完善协商机制,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健全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市厂务公开协调小组被表彰为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海门市开展的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述职评议和“五查五看”活动,依法规范了企业规章制度。创造性地开展以单次协商、动态协商为主要形式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深入实施工资协商春秋“双百日”要约行动,“一函六书”品牌在九城市工会工作论坛上作经验交流,获得全省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创新实践成果一等奖。稳步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总结推广了通州区的“二元”工资协商和海门市的行业工资协商经验。海安县委、县政府连续六年召开工资集体协商推进会,如东县政府出台了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意见,南通华新环保“二元化”工资协商、南莫镇区域性工资协商等典型案例被编入《协商工资在江苏》一书。大力实行女职工维权联动计划,进一步推进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全市建立厂务公开制度的企事业单位2.5万余家,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2.4万余家,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企业近2.4万家。
三、深化实事工程,推动改善民生有新进展
各级工会充分运用党和政府赋予的资源和手段,抓住党政所需、社会所求、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事情,努力为职工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努力加大源头参与力度。通过开展专题调研、人大代表建议、政协专题发言、在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上提出意见建议以及与房管部门研讨论证等多项举措,推动政府在全国率先将优秀农民工和缴纳社会保险时间较长的外来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关于市总工会等部门将优秀农民工和缴纳社会保险时间较长的外来农民工纳入市区经济适用住房保障范围的试行意见》。随后,市总通过专门印发手册、深入企业宣讲等措施,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全力推进并做好申报审核、房源落实、房价核定等各项工作,首批19名符合条件的对象即将办完相关手续。同时,中国银行南通分行也将对这批农民工给予适当资助。积极做好涉及职工权益和工会工作的议案、提案工作,主动参与有关政策制订,推动市政府出台了市区特困失业人员爱心助保实施办法。开发区大力推进“四海家园服务中心”建设,努力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东县积极推动政府将患重病的特困职工家庭纳入红十字会医疗救助体系。全程参与原市属改制企业遗留问题的处理,参加了江苏长虹等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组,与信访等部门妥善处理了一批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
努力加大扶贫帮困力度。依托职工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全方位一站式帮扶。精心组织送温暖活动,慰问困难职工1.3万多户,发放慰问款物近720万元。认真开展特困职工申报审核工作,市、县(市)区两级工会共发放特困职工证940余份,建立困难职工档案2700多户。大力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全市各级工会共发放助学金340余万元。启动了第六轮市级机关、市直单位与困难职工结对帮扶活动。启东市为特困职工家庭发放一次性物价补贴、江苏三友集团为年龄偏大的女工成立“特殊车间”等举措充分体现了对职工的真情关怀。坚持把困难农民工纳入特困职工申报对象,继续联合邮政储蓄银行发放外来困难农民工子女助学金,被全总授予“全国工会‘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先进单位”。大力推进“家政服务工程”,共培训家政服务员800多名。通过选树“十佳创业示范基地”和“十佳创业带头人”,依托市工人业余大学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就业困难人员开展免费培训,实行免费职业介绍等方式,积极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提高就业技能和实现就业再就业。
努力加大劳动保护力度。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在全省劳动保护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推广应用“1+3”安全监控体系,全市实施“1+3”安全监控体系的企业达2800多家,规模危化品生产企业实现了全覆盖。推进创建“安全合格班组”和“星级安全合格班组”活动,全市参评的三星级安全合格班组达2600多个。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技能竞赛和“送安全、送知识、送清凉”高温慰问暨“关爱职工安全与健康”专家进企业特别行动,全市各级工会共走访慰问一线职工11.8万余人。
四、突出固本强基,推动自身建设有新业绩
各级工会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全面加强和改进工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加强基层建设,夯实履职基础。积极推进“双措并举、二次覆盖”,继续推进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工会组建,加强小型企业、商贸物流业、餐饮服务业、物业管理业工会组建工作,加大民办非企业、社会中介组织、服务外包等新社会组织的工会组建工作力度。各县(市)区普遍开展了工会组建“百日推”、“突击月”等活动。港闸区通过实行以属地为主的服务管理网络体系,有效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力推劳务工“源头入会”,推广了如皋市和启东市建立流动会员管理中心的经验。全市新建工会1960多家,建立村(居)联合工会800多家、行业工会70多家,新发展会员7.95万人,并实现了出租车企业100%建会的目标,被全总表彰为“双措并举、二次覆盖”工作先进集体。加强区域性职工之家建设,召开了全市模范职工之家表彰暨工会创先争优推进会,分别评选表彰了百家模范职工之家和模范职工小家。加强以会员代表大会、工会主席直选、会员评家、会务公开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工会群众化、民主化建设。坚持工会干部定期培训制度,举办了全市工会干部培训班和陈小星事迹报告会。加大工会干部职业化推进力度,启动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干部工资分级负担试点工作,全市共选聘专职工会工作者120名、社会化兼职工会工作者334名。
深入调查研究,转变工作作风。持续深化以绩效管理为重点的机关作风建设,市总在连续三年获得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的基础上,继续对标找差,学习先进经验,强化自身建设。健全工会调查研究制度。坚持开展普遍性调查,完善市总机关干部联系一线职工制度。坚持开展重点性调查,承办了全国工会企业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实现状况及思想动态问卷调查工作部署会议,并按照全总要求,在全市40家企业400名职工中开展了专题调查,被全总列为全国25家定点调查单位之一。坚持开展专题性调查,组织开展了全市工会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督查调研;联合市有关部门对台资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动关系状况进行了调查走访;开展了工会就业培训工作情况、工会参与社会保险监督情况、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等调研。崇川区和开发区先后成立了工运理论研究小组和工运理论研究会,为加强调查研究、推进工运理论研讨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统筹兼顾,提高整体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工会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召开了全市工会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继海安县在全省率先召开了县委工会工作会议后,通州区、海门市、崇川区等地也相继召开了党委工会工作会议。加大经费收缴力度,贯彻实施《新工会会计制度》,积极推进基层工会独立建帐工作,不断提高经审监督效能。稳妥推进唐闸工人文化宫、市工人疗养院等市总直属事业单位的改革改造,出台了《南通市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扎实推进工会信息化建设,信息工作连续11年获全省第一名。工会对外交流工作进一步加强,先后接待了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建设工会、香港工联会等多批友好访问团,与台湾澎湖工会建立了正常友好互访制度。
一年来,在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工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基层工会活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够,工会组织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协调劳动关系的任务不断加重、难度日益加大,工会依法维权的力度和手段与职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工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承担的艰巨任务不相适应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明年全市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上级工会的要求,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服务经济转型为主线,以深化“两个普遍”为重点,以和谐劳动关系为根本,以开展“创先争优”为动力,团结和动员全市职工积极投身“十二五”建设,为推动实现“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全市各级工会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增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我国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动员。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南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提出了“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战略定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十二五”时期,南通正处于抢抓两大国家战略规划深入实施的重大机遇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的关键期,影响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稳定的一些源头性、基础性问题仍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劳动关系矛盾仍处于易发多发期。这些既使工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工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清新形势,明确新要求,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深刻认识加快发展转型的新趋势。加快“转型升级”是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市“全面推进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全面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全面推进民营经济转型跨越”的深化,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重组将加快推进步伐,传统制造业和一般加工业调整升级的任务更加紧迫,还面临着完成节能减排指标、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一些外资、民营等非公企业不断调整发展布局等等。这些都将加剧职工队伍的流动变化和利益调整,增加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同时,经济社会转型,实质上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关键是人的转型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始终把培养高技能、高素质职工队伍摆上工会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展示工会组织作为。
深刻认识劳动关系领域的新变化。伴随产业升级和结构的调整,原来形式单一、内容相近的劳动关系已难以涵盖不断出现的新的用工制度和就业形式,需要建立内容更加细化、方式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多样的劳动关系体系。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双方选择的空间将不断扩大,劳动者个体择业的自主权将会明显增强,将进一步造成并推动劳动关系的动态化。由于适应企业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多样化而产生的劳动关系的多样化,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劳动关系在规范化程度上的多层次,加上劳动关系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多种因素互相交错影响,都将使今后一个时期的劳动关系呈现出更加复杂化的趋势。这些都对工会更好地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
深刻认识职工队伍发展的新特点。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我市职工队伍的产业分布将进一步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职工将逐步增加。同传统产业职工相比,这部分职工的劳动方式、劳动关系更趋灵活多样,流动性更强,利益诉求也不尽相同。随着推进民营经济的转型跨越,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非公领域的职工队伍将不断扩大。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成为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价值观念、职业发展、行为方式、关注重点、人际交往等方面,呈现出与传统农民工不同的新特征和新诉求。我们必须针对职工队伍的发展趋势,加强前瞻性研究和创新性探索。
深刻认识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的新要求。面对经济成份、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深刻变化,如何转变工会自身的组织优势为资源优势,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大组织动员力度,增强劳动关系协调合力,提高依法维护实效,是我们当前必须深入思考并积极探索实践的问题。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和职工队伍结构的大幅调整,经济组织形态变动性的不断增强,将对工会的组织体制、组建模式、活动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工会组织建设比任何时候更为紧迫、任务更加艰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创新探索力度。同时,工会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协调劳动关系,工会干部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对工会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切实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工会干部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二、坚持以服务经济转型为主线,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十二五”建设的热情
各级工会要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紧紧围绕“产业现代化、城市现代化、人民生活现代化”的目标,以创新促转型为工作主线,团结动员职工群众为增强发展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激发发展活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团结凝聚职工新力量。实现“十二五”的宏伟蓝图,是我市工人阶级在新时期的神圣历史使命。各级工会应通过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实现“十二五”规划上来,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二五”规划上来。市总将在全市职工中开展学习“十二五”专题征文和工会知识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认真编制全市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不断深化“两创两争”活动,继续打造以“濠滨夏夜”为代表的职工文化品牌,注重文化活动的群众性和广泛性,发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新品牌。结合建党九十周年,开展“唱红歌”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深化发展群众性读书自学活动,加强“职工书屋”建设,组织动员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钻研新技术,努力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习型、知识型、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全面实施“五一巾帼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女职工心灵家园工程。加强管理,树立品牌,充分发挥劳模的社会价值和示范效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做好省、市劳模的推荐评选工作。启动以“创新我先行,创优作表率”为主要内容的“十二五”劳模“双创”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使劳模精神内化为广大职工自觉的行动准则。
打造立功竞赛新载体。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要求,坚持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主要载体,全面启动“建功‘十二五’,创新促转型”劳动竞赛新载体。市总将适时召开劳动竞赛总结推进大会。围绕建功“十二五”主题,研究制定工会“十二五”期间劳动竞赛规划,重点抓好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满意工程劳动竞赛、节能减排劳动竞赛。积极推动竞赛活动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等多领域拓展,由生产一线职工向科技、管理、营销人员拓展,进一步把更多职工组织到竞赛中来;不断丰富竞赛内容,创新竞赛形式,让竞赛与改善企业管理方式、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相结合,与弘扬企业精神、建设和谐文化相结合,促进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行业、企业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把竞赛激励机制与实现利益原则有机结合,让企业增效、职工增收,更好地保护、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组织职工广泛开展“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活动,积极推广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操作方法,评选表彰节能减排的先进典型,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
培育素质提升新平台。突出创新主题,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技能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针对技术工人短缺、企业招不到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现状,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方式、扩大培训范围,不断壮大高级“蓝领”队伍,为“十二五”发展提供一线技能人才支撑。普遍开展职工技术练兵,通过市场运作的方法,突出群众性、技术性和实用性,不断扩大活动规模和范围。市总将继续组织好十大行业和工种的比赛,开展“名师带徒”,“技术状元”等评选活动。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评选职工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运用职工创新成果。根据企业实际和需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活动,积聚集体智慧,攻克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坚持以深化“两个普遍”为重点,着力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和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全总十五届四次执委会提出的“两个普遍”的新要求,是对新时期工会组织职责作用的进一步明确和具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丰富和发展。各级工会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深化“两个普遍”的内涵,切实提高推进“两个普遍”的实效。
(一)大力推进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
近年来,随着工会组建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市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从省总的目标任务和我市的现实情况来看,还需要各级工会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大力推进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
坚持载体推进。深入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行动,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依据,逐一对企业法人单位进行核查,对发现的建会盲区和空白点,落实措施,全力突破。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重视提升建会质量,更好地发挥基层工会作用,努力推动实现依靠职工群众建工会、依靠职工群众办工会。结合开展党群共建争先创优活动,继续深化“党工共建”和社会联动机制,健全完善组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通报制、考核奖励制,确保全市的工会组建率、职工入会率达到全总、省总确定的平均增长率,2011年底各类企业的建会率达到80%以上。
坚持重点推进。按照“双措并举、二次覆盖”的要求,突破建会传统领域的束缚,拓宽工会组建工作思路,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区域上,重点抓好开发区、工业园(科技园)区、产业基地、村(社区)、商务楼宇、项目工地等辖区内的工会组建;类型上,巩固发展世界500强等外商投资企业和出租车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成果,积极推动商贸服务、物业管理、劳务公司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新社会组织的工会组建;入会对象上,高度重视农民工、劳务工、非在编人员等入会工作,探索完善流动会员管理制度,继续推广建立流动会员管理中心。
坚持规范推进。围绕“组织建设规范、基础建设规范、制度建设规范”的目标,推动建立顺畅有效的工会工作运行机制。在体制建设上,按照“因地制宜、适时推进”的原则,大力推进各类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继续开展产业工会同时履行行业工会职能试点工作,尽快完成新一轮产业工会布局调整。探索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工作规律,不断丰富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的活动形式。规范推进乡镇(街道)和省级开发区总工会、村工会联合会或村联合基层工会组建工作。积极探索“体内建会、体外维权”的实现方式,通过上级工会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代表、服务、指导下级工会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的维权水平和实效。在制度建设上,继续加强以会员代表大会制度、工会主席直选制度、会员评家制度、会务公开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工会群众化、民主化建设;深化发展县级工会和乡镇(街道)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继续开展创建工会工作模范开发区活动;大力推进职工之家建设,全面推广区域性职工之家创建,力争把建家活动覆盖到全市所有基层工会组织。在队伍建设上,严格规范基层工会主席产生程序,稳步推进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工作;全面推进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工作者试点工作;加大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逐步建立适应工会干部成长需要的教育培训机制。
(二)大力推进企业依法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工会应密切关注物价上涨等因素对职工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充分发挥集体协商机制的灵活调整功能,全面深化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动企业依法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收入分配权益。
坚持要约推进。全面实施工资集体协商“一函六书”制度,深入开展春秋“双百日”要约行动,推动建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要约机制,积极搭建协商对话平台,大胆行使要约权利,必要时上级工会可代行下级工会的要约权。
坚持机制推进。推动建立完善职工工资共决机制,企业与职工双方协商代表定期与不定期地就工资制度、工资形式、工资水平、工资支付及调整办法等进行协商。推动建立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通过双方工资集体协商使职工工资收入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而增长,与企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以及政府公布的工资指导线、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整变化相适应。推动建立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通过协商薪酬努力稳定工作岗位、保障工资支付,杜绝拖欠、克扣职工工资行为。
坚持创新推进。深入探索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和规律,认真分析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丰富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的方法形式。坚持因企制宜,善于发现和总结工资集体协商的先进典型,大力推广二元或复式工资协商经验。加强典型引路,全面推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积极探索县以下行业性、区域性工会组织,同步建立职代会、集体合同、工资协商和劳动关系调解四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巩固和发展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为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坚持督查推进。认真组织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督促检查,配合人大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执法检查,对工资集体合同订立、工资发放以及工资集体协商过程等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况进行重点检查,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加强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帮助指导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签订工资集体合同。
四、坚持以和谐劳动关系为根本,努力促进职工队伍和社会和谐稳定
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维稳是工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切实维权才能长久维稳,长久维稳才能保障维权。各级工会必须密切关注和准确把握劳动关系和职工诉求的发展变化及特点,更加积极主动地为职工办实事、谋利益,化解劳资矛盾,和谐劳动关系,做好维权维稳工作。
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主动加强与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等制度的作用,针对工会工作的难点、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建立长效机制,取得实际效果。建立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体系,规范基层职代会制度,完善区域职代会制度,推进行业职代会建设。探索建立职工代表述职和职工代表巡查制度,继续在非公有制企业推动落实“畅通四渠道、实行八公开”,明确和落实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的职权和工作机制,进一步严格民主程序,听取和尊重职工意愿,引导职工依法、有序、合理表达诉求,切实发挥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在表达职工利益诉求、增进劳资双方沟通、促进劳资合作共赢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打造劳动争议调解格局。深入贯彻党委政府关于维权维稳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落实劳动争议预防、预警、调解、援助等各环节的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工会维权维稳工作格局。一是完善创建机制。全面深化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业园区)活动,积极推动所有企业参与创建活动,切实执行企业创建预申报制度,加强对创建企业的超前辅导,积极推进“评估改进”行动,组织开展回访督查,不断完善创建长效机制。二是健全调解机制。依法推进各类企业普遍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加强乡镇(街道)、开发(园)区等区域性、行业性劳调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基层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互有侧重、互相衔接的工作制度。三是加强预警监测。坚持完善重要信息即时报告制度、职工队伍稳定情况定期研判制度、重大事件跟踪调处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争议预警监测网络,第一时间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党政和上级工会报告并积极参与调解。四是提高调处实效。突出劳动关系矛盾应急处置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一旦发生职工群体性事件,工会要当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调解人,积极协助党政进行调处,最大限度的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全面启动“六五”普法活动,积极发挥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团和特邀调解员的作用,不断提高劳动争议调处成效,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拓展工会扶贫帮困功能。主动参与有关工资、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规和政策的制定,积极推动将特困职工的生活困难实物救助、患重大疾病的特困职工的大病救助逐步纳入到政府主导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职工服务中心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建设,进一步拓展帮扶范围,完善帮扶方式,提高帮扶水平。以实施送温暖工程20周年为契机,继续巩固提升送温暖工程、金秋助学、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和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行动等全国工会保障工作品牌,进一步打造结对帮扶、农民工住房保障等自主保障工作品牌。市总将启动第七轮结对帮扶活动;继续推动农民工住房保障工作,帮助更多符合条件的外来农民工享受经济适用房政策;深入实施女职工“特别关爱行动”。充分发挥工会职业介绍的作用,统筹推进就业培训、转岗培训、技能培训等培训项目,协助党政解决好困难职工、零就业家庭、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重组中转移人员、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进一步稳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
健全工会劳动保护机制。完善群众性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强化以“群防、群控、群治”为主要特点的工会劳动保护机制建设。一是完善劳动保护工作机制。主动参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有关劳动保护重大决策和规章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积极发挥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的特殊作用。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其它民主管理形式,加强职工群众劳动保护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二是拓宽“安康杯”竞赛领域。不断扩大活动参与面,把“安康杯”竞赛活动拓展到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去,拓展到企业班组中去。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把“安康杯”竞赛活动与职工培训教育、“1+3”监控体系、创建安全合格班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深化“十个一”活动,切实增强活动实效。三是丰富“关爱行动”活动内容。建立完善专家进企业送健康工作机制,认真负责地参加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不断加强劳动保护队伍建设,夯实群众性安全监督基础。同时,市、县(市)区工会也必须重视加强自身的安全生产、平安创建工作,确保工会系统持续的安全规范运行。
五、坚持以开展“创先争优”为动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工会自身建设
2010年以来,党中央在全党全国部署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全总、省总以及市总先后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工会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各级工会要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强和改进工会自身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思想建设。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在重大任务中考核干部,培养工会干部应对复杂问题、处理重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立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勇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积极研究探索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新经验、新模式,努力把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与做好工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努力实现事后维权向事前维权的转变、广义维权向重点维权的转变。当前,要突出围绕增强职工幸福感抓维护,推动职工收入增长,倡导依靠职工办企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促进职工实现体面劳动。
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工会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抓住关系到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职工,真情关心职工疾苦,真诚倾听职工呼声,真实反映职工意愿,力争形成一批科学性、指导性强的调研成果。市总将建立调研成果发布制度,在坚持每年开展一至两个重大调研活动的基础上,由每个职能部室承担一定数量的调研课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力争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作风建设。切实加强以绩效管理为重点的机关作风建设,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使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服务水平明显改进、履职能力明显增强。大幅度减少机关上层活动、减少会议、文件,清理合并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和考核统计项目。充分运用好党和政府赋予的资源和手段,抓好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事情,进一步树立工会良好形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大机关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力度,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统筹推进工会各项工作。依法加大工会经费收缴力度,完善工会经费税务代收和财政划拨机制,改革缴费电子收据制度,确保工会经费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坚持工会财务管理制度,合理安排经费支出,提高经费的使用绩效。继续推进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审计监督效能。加强女职工工作和直属工会工作。稳步推进工会直属事业单位的改革改造,实现市工人疗养院正式投入使用、唐闸工人文化宫综合楼工程全面建成,确保工会资产保值增值。重视工会信息工作,切实加强工会工作信息化建设。
各位委员、同志们,“十二五”蓝图已经绘就,加快现代化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工作,牢记使命、坚定信心,开拓创新、争先攀高,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建设现代化的新南通建功立业,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